驳《央行盛松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

2016-06-08 15:29 来源:巴比特 阅读:5618
比特币是一种比信用货币更好的货币——驳《央行盛松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

比特币是一种比信用货币更好的货币——驳《央行盛松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

第0章 引言

《央行盛松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下称《央》文)一文作者头衔很大,百度百科显示其身份显赫。此文长篇大论,但逻辑混乱,结论更是错的离谱。本文逐段点评。

盛松成

(图: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

第1章 前言部分

按《央》一文的篇首讲了虚拟货币的历史,引出比特币话题。这没什么问题。

作者在前言部分就直接摆出结论:

事实上,从货币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历史来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也难以成为货币。

下面我们来看作者的论述。

第2章 《央》一文反驳比特币的三大基石

《央》一文作者指出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商品交换媒介”。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货币的本质属性和最基本的职能,也是货币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鲜明标志,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尤其如此。

同时作者通过三个大段落论述其货币理论。这三大段是作者反驳比特币的第一大基石: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马克思的理论是怎么样,我暂且不点评,继续往下看原文。

作者接着使用了四大段论述了货币的诞生原理,以及现代货币(即纸币)的诞生过程,然后说明了纸币的发行基础是国家信用。这形成了作者反驳比特币的第二大基石:国家信用是发行货币的基础。

国家信用是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基础。

作者接着使用了5段描述了国家控制货币后如何使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国家经济。并得出了作者反驳比特币的第三大基石:只要国家存在,国家就必须使用信用货币来调节经济。

只要国家这一社会组织形态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就将始终存在。

第3章 《央》一文开始发动比特币的攻击

作者在表达了其三大基石后,就开始展开了对比特币的反驳。

(一)作者声称比特币不拥有基石一,并且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从此观点:

首先是作者认定比特币无法获得国家认可就无法履行交换媒介职能。(本文标记这一条作者的推理一)

如果一国宣布比特币非合法货币,比特币在该国范围内就无法流通,也无法承担交换媒介职能,甚至可能一文不值。

接着作者又声称,即使比特币现在可以流通,但因为缺乏国家支撑,其流通范围有限而且不稳定。

可见,由于没有国家强制力支撑,比特币的流通范围是有限的也是不稳定的,难以真正发挥流通支付手段的作用。

最后作者声称比特币是可替代的,因为很难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比特币既没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也没有法律赋予的排他性、独特性,因此很容易被替代,难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二)作者声称比特币数量设定了上限,无法拥有基石三。即认定通缩货币不可以调节经济。(本文标记这一条作者的推理二)作者从两方面来论述这一点:

首先作者声称比特币数量有限无法适应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

比特币有限的数量与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之间存在矛盾,若成为本位币,必然导致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发展。

其次作者声称比特币数量有限将会沦为投机对象。

数量的有限性使比特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大打折扣,更容易成为投机对象而不是交换媒介。

(三)作者声称比特币无法被央行干预,和纸币体系冲突,即违背了基石二。(推理三)作者作用一两方面来论述这一观点:

首先作者认定比特币没有发行权的干预就会导致价格波动过大。

比特币没有集中发行方,容易被过度炒作,导致价格波动过大。

其次作者声称比特币不受货币当局控制,无法发挥经济调节手段。

比特币不受货币当局控制,难以发挥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

第4章 《央》一文刨比特币的祖坟

作者在最后还不忘刨比特币的祖坟,彻底否认哈耶克的理论。

(一)作者声称私人发行货币缺乏稳固的信用基础。即违背了基石二。(推理四)作者通过两方面来论述这一观点。

其一是作者认定私人信用要差于国家信用。

以私人发钞行信用为基础的私人货币,难以取代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的国家货币。

然后是作者认为私人发钞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而滥发货币。

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私人发钞行的信用缺乏有效约束。

(二)作者声称多种货币不可能同时存在同一经济体系中。(推理五)即违背了基石一。作者通过两方面来证明其观点。

首先作者认定多种私人货币价值标准不统一而导致货币兑换比例不统一。

货币价值标准的不统一及由此带来的货币兑换比例的不统一,会引起价格体系的紊乱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然后作者声称多种货币同时流通,兑换会混乱。

多种通货同时流通,兑换比例随币值变化而随时变化将造成计价的不确定性,给经济活动带来不便和损失。

(三)作者声称私人货币无法承当调节经济的功能。(推理六)即违背了基石三。作者通过三方面来论述这个观点。

首先是作者认定私人发秒无法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存在非发钞行的信用创造,发钞行难以控制整个货币供应量。

然后是作者声称私人发钞无法调节货币供应量。

发钞行难以应对大规模回赎和货币需求急剧增加。

最后作者声称私人发钞即使能调节货币供应量也无法实现物价稳定。

仅调节货币供应量无法实现物价稳定。

最后作者得出的大结局就是:

只要现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就将存在,比特币以及其他虚拟货币就成不了一国的本位币。

第5章 反驳三大基石

作者的行文逻辑还算清晰,先建立理论基础,然后推理得出结论,可惜的是,作者的三大基石无一例外统统有缺陷。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早已被学术界批评了个底朝天,作者请马克思出来背书真的有点无视某前国家主席的训导——要与时俱进啊,作者更忘了某前国家主席的名言——要科学发展观啊。

但作者引用马克思的货币定义,虽然在学术上虽然乏善可陈,远不如米塞斯的货币递归原理,但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但遗憾的是,作者完全理解错了马克思老人家的货币定义。

先理解什么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众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商品的价值尺度。这个定义直接显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但作者认定这一概念的意思是强调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虽然作者这么理解并没有严重的错误,但作者接下来的言论就太不地道了,作者借用马克思的货币定义来攻击费里德曼的货币定义。作者从这一定义判断货币的价值属性应该为交换媒介功能服务。

而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只是其交换媒介功能的自然派生物。

这种推论就直接否定了马克思认定的货币的本身就是商品的愿意了。马克思的定义是一种东西首先是商品,然后你才能是一种有交换媒介功能的货币。但作者却认定先有后者,而前者只是可以是后者的一种附属属性。

如果按作者的意思,那黄金现在已经退出了日常商品交易市场,那黄金就不是货币了。

作者这么曲解“一般等价物”的理论用意是为纸币背书。因为纸币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如果不被当成货币,那纸币根本就无法以一种商品存在。但作者可以认定货币只需要交易媒介即可,而无需是一种商品,这就是政府印钞的底层逻辑。

其实按照马克思的定义,纸币并不是货币本身,仅仅是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但纸币背后商品价值是靠黄金支撑——黄金本位制(那时候还是金本位制)。

作者的基石二认定国家信用是发行货币的基础。这么明显的荒谬不知道作者是如何有脸写出来!众所周知“国家信用货币”发行的基础是国家信用,但这仅仅 代表了信用货币的发行才需要国家信用啊。那还有金属货币呢?黄金发行也需要国家信用吗?明显不需要啊!另外在国家这个概念出现之前货币就存在了,我们人类 使用贝币时根本就没有国家。当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那时候老百姓和政府都没有创造出“国家信用”这个词。作者把信用货币上升为所有货币的本质,这种逻辑混乱,简单就是故意欺骗。就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证明作者就是一个骗子。

作者的基石三认定国家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并且声称只要国家存在,信用货币就一定会存在。作者作为政府官员当然会为政府的作为贴金,可众所周知的是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结果从来都是劫贫济富,扰乱社会资源配置。通过通货膨胀抢劫我们百姓的财富,通过向国企发放低息贷款来养活社会蛀虫生产没人要的低质量的破铜烂铁。

另外作者声称只要国家存在信用货币一定会存在,这也不符合事实的。首先国家存在这个地球上已经2000多年了,信用货币才存在多少年?从布雷顿森林 体系崩溃到现在远不到100年啊。还有作者没看到欧盟吗?欧元区不就是出现了超主权货币吗?虽然欧元依然是信用货币,但这已经不是某个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 了。津巴布韦政府自己发行的货币百姓不要了,但国家政权依然存在。

综上可以看到作者列举的三大基石,统统不靠谱,作者的整篇文章已经失去了基础,本来我已经完全可以不去写了,但我还是往下写看看作者的那些推论有多荒唐。

第6章 反驳推理一二三

推理一作者认定比特币因为无法获得国家认可,注定无法履行交换媒介职能。这就是睁眼说瞎话。

事实是什么:

目前比特币已经获得了绝大多数政权的法定认可,这里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等这些世界上最发展,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接受比特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有超过十万家商家,这里面包括微软、Google、戴尔、paypal等等众多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货币的本质是共识,只要有人认比特币是货币,愿意拿比特币作为交易媒介,它就可以是货币。这里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国家做什么事。

而作者提到的比特币代码可复制因而上限无意义,其实是作者只看到了代码可复制。但使用人群和经济生态是不可复制的。

推理二作者认定比特币数量有上限因为无法调节经济。

政府总是想着如何管管经济,事实上呢:

政府根本没有有效的手段去知道经济是好还是坏,直到已经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而政府管制经济的结局基本上就是国困民穷,看看苏联,看看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反驳政府管制经济的理论有太多太多,事实也太多太多。

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本不需要政府调节的系统,比特币更没有理由要承当调节经济的功能。一切交给自由市场就好了。

作者声称有上限就无法对应不断扩大的社会总生产,为什么不能?涨价就可以了啊。

推理三作者声称央行无法干预比特币的发行,和纸币相冲突。

比特币本身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存在,生来就和政府无关,这是比特币生存下来的重要前提。所以即使是比特币和纸币 冲突又能怎样?政府拿它也没办法。但相反比特币会会和纸币有你死我活的冲突,而是比特币会让纸币变得更好,因为比特币会是节制政府滥发纸币的一种竞争性存 在。只要政府敢滥发货币,那百姓就可以使用比特币来表示反对,哪怕是不看好比特币,也可以使用比特币来突破外汇管制随意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

而作者提到的没有央行控制发行,比特币的价格就会波动大。这不知道哪门子逻辑,比特币价格波动大是因为需求和供应波动性大,以及整个资金池还不够大 的原因。另外央行控制发行的货币波动哪里小了?大家不要忘了88年大陆的价格闯关,几乎是瞬间人民币贬值到了百姓宁愿要火柴也不要纸币,也不要忘了98年 亚洲金融危机。

第7章 反驳作者刨祖坟

首先要声明的是,比特币并不是以哈耶克的私人竞争货币为理念基础的。但作者不懂,硬拉出哈耶克来鞭尸。哈耶克的 私人竞争货币理论是一种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由有实力的机构,如私人银行,大企业等发行各自的货币,然后在市场上展开竞争的理论体系。但比特币不是这样,比 特币是一种以发行权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货币,不是各人要发行多种货币相竞争,比特币只有一种。而是发行人遵从统一的规矩来发行同一种货币。

推理四作者声称私人发行货币缺乏稳固的信用基础。其实美联储就是一家私人银行。作者完全否认了自由市场上私人的信用要远高于信用无法落实到某个人身上的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因为其出资不是公务员自己的,而是纳税人的钱,而私人的出资就是自己的。在自由市场上竞争,政府失败不会由公务员来买单,是由纳税人买单,但私人竞争失败就是自己倾家荡产。

作者还提到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私人发钞会滥发。政府何尝不是这样,政府能够在获取信息上比私人更强大吗?我们都知道公务员是世界上效率最低的工作人员。另外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哪种国家信用货币不会滥发吧。

推理五作者反对多种货币同时存在同一经济体中。只不过是作者心胸狭隘罢了,我们放眼世界,地球这一个经济体存在着200多种钞票呢!不照样运行的很好吗?

另外我们比特币爱好者才是有胸怀统一世界货币的理想。

推理六作者又想着调节经济。请参照反驳推理二的过程吧。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