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如何防止窥探者利用自己的区块链进行超前交易?

2016-07-11 10:36 来源:巴比特资讯 阅读:3222
只要一说到建立区块链的问题,能立即引起人们的超前关注。

只要一说到建立区块链的问题,能立即引起人们的超前关注。

Espionage

如果你足够关注互联网金融动态,很可能听过很多银行都想用区块链来转变记录保存业务。银行业结算、转账、掉期等数百万的交易将会记录在共享的分布式账本中。

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工作原型,明年应该就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但在它真正推出之前,金融业必须克服一个重大的挑战:银行如何确保新工具不让竞争对手发现银行或其客户的敏感交易?

存在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使用者可以验证的永久性记录。区块链的透明性是其最大特性之一;但是该特性同样有暴露银行机密信息的风险。

为了了解银行打算怎样防止竞争者或其他人窥探交易,我与R3高管进行了交谈;R3是与金融业合作搭建区块链应用的公司。

 秘密的公开链

 David Rutter曾在华尔街待过,是R3的CEO,一直负责为R3银行成员开发区块链项目的底层软件技术。如果项目成功,交易结算速度将大幅提升,而记录保存的成本会降低很多。

R3不是唯一为银行开发区块链应用的公司,Digital Assets就是一大竞争对手。但是R3的成员数量到目前为止是最多的。

在一个玻璃会议室坐着一位冷若冰霜的男人,这与在R3的曼哈顿办公室在电影《壮志凌云》的名字命名一样,Rutter解释了区块链可能给隐秘性带来的问题。

他假设说,“如果我与高盛之间有一笔交易,而我不希望摩根大通知道然后进行超前交易”,他表示银行业需要搭建兼具公开性和隐秘性的之间的冲突关系。

要理解鲁特描述的窘境,回想一下区块链运行的主要原理有助于理解:他们通过软件生成防篡改的交易记录,并依靠多方证实交易真实发生。

所有区块链中最著名的就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这个账本完全是公开的,记录是矿工保存的。矿工可以是拥有电脑的任何人。他们通过运行软件,验证新区块中信息是否有效,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比特币回报。

R3搭建的区块链就不一样了。致力于和得益于区块链开发的银行都希望把交易存储在账本上,但是不希望谁都参与交易验证。因此他们搭建的是“私有链”,只允许受信任的成员在区块链上写入和保存交易,这里的成员当然指的是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

然而它的问题是,在验证区块链中信息的过程中,银行需要互相依赖。但是就像Rutter上面假设的例子,这个过程涉及了竞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幸运的是,他们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了。“我们尝试为验证层添加最大的灵活性。如果我们需要的验证者也是竞争者,可以用加密方法来隐藏相关信息”。

但是具体到实践中,这意味着什么呢?

 足够的数据

 Charley Cooper曾是监管者和律师,现在与R3工程师合作,并且负责向媒体和公众解释内部进展。

说到屏蔽银行区块链中的敏感交易,库珀指出,类似的讨论也曾涉及到比特币账本。在这种情况下,他说,大众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密:具体而言,就是说把交易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中的人可以用私钥进行修改,但是这个私钥只有被授权方才可以解锁。

然而这个方案对银行来说根本无意义,库珀说原因有两点:首先就是扩容的问题。

尽管比特币账本的交易量相对较小,银行在搭建的区块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数量。特别是,银行区块链的目的是记录几十亿甚至几万亿笔交易,包含股票交易、利率掉期、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把数量如此庞大的数据加密之后放到区块链上,根本就不现实。

Cooper解释,其次是极度关注安全性的银行不希望数据就那么堂而皇之摆在那里,就算加密了也不行。“比特币强硬派说安全性不能崩溃,可是这么久我都没发现任何不能崩溃的东西。即使有可能,可为什么要与交易不相干的人分享信息呢?Pimco为什么要看到摩根大通和BlackRock之间的交易呢,就算交易是加密的”。

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R3采用的,开发出新型区块链,让用于验证的公开交易只包含一部分信息

Cooper以利率掉期为例说,Dodd-Frank规定交易双方记录140个数据字段。但是在区块链中,其他银行只可以看到特定的数据点,它们有可 能只是显示交易性质和价格范围的代码。

同时区块链会存储完整的交易,只有相关方和有监控义务的监管者才可以看到。

Cooper这样总结被称作Corda的R3软件:“我们的平台Corda源于区块链技术,但并不是完全技术意义上的区块链。我们希望提取区块链最好的特性(交易数据存储、不可篡改性、资产表现形式、加密技术、分布式、共识),然后整合到金融服务中。单纯的公共区块链可做不到这点”。

其结果就是,通过灵活规定区块链向谁透露、透露什么信息,银行就可以用恰当的新账本来替代很多的传统系统。将来它还会成为很多其他行业整合区块链技术的模板——土地产权登记、按揭公司等。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