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距发行数字货币已渐行渐近,有望成为首个研发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去年12月底,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系统Demo有望在春节后推出。而此前,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
今年1月25日,财新报道称,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此外,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
其实,早在2014年,央行就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并于2015年初进一步充实力量,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央行的数字货币在消费领域将大有作为。媒体报道称,消费者来在买东西付钱时,使用央行的数字货币与用微信、支付宝可能没有什么差别。商家则可以直接从消费者那里收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
如今,在线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商店、餐馆等消费场所几乎无处不在。根据iResearch提供的研究数据进行推算,截至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体量将有望达到6.3万亿美元,且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有望保持年均33%的复合增长率。
然而,在中国,在线支付应用极其广泛,挑战了管理着数字及实物货币的中国央行地位。正因为如此,央行对于研发数字货币更为迫切。
中国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OKCoin副总裁段新星表示,数字货币将令央行更准确了解银行贷款情况、资金去向和信贷创造速度,对于央行反洗钱及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至关重要。而发行数字货币将使央行更容易监测金融体系的风险,并追踪整个经济范围内的交易。
2016年1月,央行在数字货币研讨会上表示,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
据央行旗下《中国金融》杂志,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去年9月指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总体框架是: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
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中,有央行的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银行库和用户端(如手机)的数字钱包,三者关系如下:
根据数字货币发行总量,央行统一生成数字货币(即生产数字货币基金),存放在央行发行库中;
根据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的需求申请,将数字货币发送到相应商业银行存放数字货币的数据库,即数字货币从发行库到银行库;
用户申请提取数字货币时,数字货币从银行库到流通环节,进入用户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如手机内),即从银行库到用户的数字钱包。
在流通环节,数字货币实质是在两个用户各自数字钱包间进行转移来完成支付,此时支付分为在线交易和离线交易。
同样在去年9月,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中国金融》撰文称,由中央银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央行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可以最大范围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应用,最大限度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安全性。
如今,盯上数字货币的可不止中国央行一家,加拿大央行、德国央行、新加坡金管局及瑞典央行都在研究数字货币。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