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络倾向于支持开放式和无需允许(permissionless)即可使用的原则,这和早期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类似。为了保护这一概念不受政治压力和监管干预的打扰,区块链网络依靠一种去中心化的架构来运作,不受任何人或组织的控制。和政治上的管理不同的是,区块链的管理并不直接来源于社区。反之,这是一种事先采取的措施,将代码编写到协议中,并作为初始网络架构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运作。要成为这一社区的成员就必须支持最初就已经完善并建立的区块链网络规则。
在区块链交易中,你不必通过信任你的交易对手履行他们的责任或者合理记录交易数据,因为这些过程已经标准化了,并且是自动执行的,但你必须信任代码,相信网络能够按照你的预期进行运作。一旦网络存在政治倾向,区块链账簿的不可变性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答案就是,不太可能。
试想一下The DAO的例子。作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缩写,DAO是一款用于区块链资产持有和支出的信托义务管理软件,完全没有人为参与。The DAO应用是一种“智能合约”,运行在以太坊区块链中。The DAO通过其智能合约发行代币,并与以太坊区块链代币以太币(Ether)进行交易。那场代币售卖通过一场庞大的众筹运动进行,募集了价值超过1.5亿美元的以太币。
以太坊创始人的最初愿景是,计算机代码应该被视为社区的法律,并且作为法律协定和监管规则的替代品。为了实现这一愿景,The DAO创始人表示,参与者应该认定该应用的代码为唯一决策来源。代码是合约也是The DAO的法律。不幸的是,The DAO智能合约出现了漏洞:某DAO代币持有者利用代码漏洞把该应用中三分之一的资金(大约为5000万美元)转移到了自己的账户中。这次资金转移虽然出人意料但却完全没有违背以太坊或者The DAO的规则,而且也没有违反任何法律。
然而,这次资金转移最终导致太多以太坊社区成员,包括部分领导者遭到了损失。他们认为应该采取措施挽回他们的损失。以太坊领导者能够协调网络参与者执行所谓的“硬分叉”,这是对以太坊区块链的一次永久性分裂,这样被转移的资金才能重新回到他们手中。
这次硬分叉创造出的新的以太坊区块链遭到了不少的批评,因为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挽回那些The DAO代币持有者的损失。如果你恰巧因为市场操控或者另一次攻击事件等其它情况丢失了以太币,那么“代码即法律”的规则仍然是有效的——你就没那么幸运了。
对于某些社区成员来说,硬分叉的决定违背了社区的核心原则。他们一边抗议,一边决定继续运行原来未经修改的区块链,因此出现了两个以太坊网络。令人疑惑的是,原来的以太坊网络重新更名为“Ethereum Classic”(ETC);反而新网络延续了原来的名字Ethereum(ETH)。
区块链预言家可能会说,The DAO等智能合约应用将会取代律师,颠覆法律行业。但这次意外充分证明了智能合约并不智能,而且也不是强制执行的协议。区块链的确是管理网络和机器的一种创新手法,但我们绝对不能创造“人性化”的代码,也不能把针对机器的管理滥用到社会系统中去。对机器来说,代码(code)即法律,而对人来说,法律即规则(code)。一旦我们混淆了这些概念,The DAO事件就会再度重演。
再想想与比特币有关的争议性话题。首先要了解,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权力是分布式的,分配在社区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他们之中任意一人的影响力或权力都不能超过其他人以更改比特币协议。他们是相互依赖的,并且以经济激励的形式共同合作维护现有的网络规则。网络规则的任意改进都需要所有利益参与者之间的协调和共识。因此,当比特币软件开发者开始就网络扩容问题进行争论时,这场讨论就演变成了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混战,也被主流媒体称为“管理危机”。部分开发者希望改变比特币代码库,这就无法实现向后兼容,因此可能导致网络分裂为多个区块链——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硬分叉。
大部分比特币开发者都反对硬分叉扩容方案,反而更愿意支持一种更加保守的方法,至少这样能够确保比特币区块链的唯一性。而其它利益相关者就开始将这一过程视为阻碍,并开始发起所谓的“民主主义运动”。但无论他们的声势多么浩大,那些试图更改比特币权力架构和绕开比特币开发者共识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对于社区内的大多数人来说,比特币抵御这类活动的能力证明了其在区块链管理架构方面的成功,并且说明了“管理危机”是子虚乌有。
随着区块链社区的不断发展,要想利益相关者就网络规则的改进达成共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由这一区块链创造者定下的基本原则,改变网络规则就是分裂网络,创造一个新的区块链和新的社区。区块链网络之所以能够对政治管理存在抗性是因为他们是由所有参与者进行管理的,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权力。
区块链技术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够通过算力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转移信任和协调成本来执行私有化合约以及社区原则。这也是区块链能够打造新型市场的原因,无论是出于政治还是经济理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信任区块链,而不是区块链的控制者。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