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鱼鱼不吃猫
编辑 | Colin Wu
今天简单研究了下Chia这个项目,白皮书,官网,媒体上能看到文章都大致看过一遍,结合各方的分析和我个人的判断,报告如下。
Chia项目创始人同时也是BTT的创始人Bram Cohen,在19年将BTT卖给波场后,全面发力Chia,早在18年就启动接受vc投资,背后投资方有丹华,a16z,greylock等一些大型机构,项目于21年3月19日主网上线,当初说上线三周后启动转账以及上交易所,但目前这个时间点延迟到了5月份。Token为XCH。类似项目如早期的BHD,以及玩客云。
分点来讲:
1. 项目的出发点是改进BTC的POW共识机制,Chia团队认为POW共识造成了显卡囤积,CPU、GPU以及电力资源的巨大浪费,矿池矿霸们纷纷出现,这违背了中本聪的去中心化初衷。
笔者同意Chia团队的这个观点,这个弊端是客观存在的,但Chia提出基于POST(空间和时间)的绿色挖矿方案并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案,它的发展路径大概率会跟早期的BTC类似,普通人早期也能通过家用计算机CPU进场挖btc,跟当下Chia的散户硬盘进场类似,而随着币价拉升价值发现,将会有矿池以及专业矿机进场垄断参与。对于Chia来说,那些具备大存储量的B端矿工已经进场,这不可避免同样会出现矿池矿霸。
2. 关于项目落地愿景,Chia项目方是要致力于点对点支付,跨境转账等,这点跟BCH类似,BTC的点对点初衷被证明是失败的,但无心插柳成为了所谓的数字黄金,甚至后来的闪电支付网络等也无济于事,而对于BCH的支付愿景也非常尴尬。目前加密行业成功的支付手段是以USDC、USDC、BUSD、DAI等为首的合规、不合规稳定币, 因此Chia的支付落地方向我目前仍持巨大的怀疑态度。
另外对于白皮书中提到的,Chia对于以太坊网络的合约漏洞分析,以及项目方对它的改进期望,我认为是不伦不类的。当下的btc和eth代表的是区块链两个分叉世界,前者代表的是新型的另类资产,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基于数字黄金的共识加持,后者代表的是区块链应用技术,两者是不可兼并的。
3. 关于母公司发展愿景,Chia项目方提到母公司致力于最终实现合规化的IPO上市,以及基于Chia的ETF,所以Chia并无进行1CO和私募公募操作,白皮书中提到的未来的股权股票要和Chia价值平衡发展,打破传统加密数字货币的炒作噱头,从而降低Chia的波动性,同时Chia价格的稳定便于实现它线上线下的支付愿景。而低波动性明显对Chia散户及早期矿工不友好,也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对于既要实现传统的IPO,又要实现在加密世界里的Chia token上市,显示出了Chia项目方的极大野心,但会否有些不切实际。
4. 关于技术创新,Chia包含了多重签名和原子交换,授权收款人钱包,转账收回,UTXO模型优化,限额钱包,延迟恢复功能,以及集成数字身份,彩币。严格来讲这里面的每一项技术都没有原创痕迹,在早期甚至更早期的许多国内外公链项目中都有所实现。
5. 关于Token分配,白皮书中提到创始团队战略储备2100w,致敬中本聪,即预挖2100w,每10分钟奖励64枚Chia给矿工,第一年有336w枚被挖出,每三年减半一次。白皮书显示早期进入的VC机构并不持有Chia,当2-3年后母公司未上市,或上市后未完成协议市值,将会给予同等价格的Chia代币补偿。
所以从理论上讲,若5月份Chia上线交易所,只有前期矿工的少量挖矿代币可以充当流动性交易,没有大型机构的抛压风险。但团队的2100w预挖份额怎么处理,在白皮书中的战略储备用途中有分条描述,而这里面仍旧趋向于笼统,团队可操作的弹性空间非常大,例如会否通过做市增加流动性平衡价格。
6. 关于炒作热度,Chia的最大优势在于创始人、背后的投资机构以及绿色挖矿概念。这带来一波的硬盘炒作热潮,可能有背后硬盘厂商的推波助澜,并有谣言称Coinbase已经预定了Chia的上线(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些因素大概率会导致上线时Chia达到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但其价格是否具备持续性仍然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在Chia上线交易所时,整个市场仍处于牛市周期里。
整体来说,chia项目指出了区块链加密世界的一些不足以及弊端,但在改进上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实质性创新,和彻底的解决方案,噱头大于实际。短期的价格炒作可能会到来,但对于其长期的应用价值不应做过大期待。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