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NFT仍在狂奔,粉丝也是迫不及待的去购买他们最喜欢的名人NFT。那它到底是什么?购买了有哪些作用?它的安全性如何?对于这位“当红妖星”,或许我们可以了解更多。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这位当红人气王的“出道简史”,以及它的一些价值与安全性。毕竟现在“追星”,还是得找靠谱的追!
NFT,英文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也叫非同质化代币,数字加密货币的一种。
比特币我们比较熟悉,但比特币是同质化代币,在区块链上,一个比特币可以与另一个比特币互换这就叫做“同质化”。再比如你有一张 10 元的钞票,我可以再给你换一张 10 元的钞票,它们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但是NFT就不一样了,虽然它也被记录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户上,但是每个NFT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关于它的“出道史”,其实在 2012 年的时候,就诞生了第一个类似 NFT 的代币——Bitcoin 2.X(又称彩色币,colored coins)。此后,NFT 不断发展,可以追溯到 2016 年 Counterparty.io 推出的 Rare Pepe Directory 项目和2017 年 John Watkinson 和 Matt Hall 推出的 CryptoPunks 像素画像项目。
而 NFT 领域真正的繁荣始于 2017 年底,2018 年初以太坊热潮中推出的 CryptoKitties,致使人们对 NFT 活动关注度飙升。
2018 年市场崩溃时,人们对 NFT 的兴趣也随之减少,甚至陷入停滞,2020 年底时,NFT 才又出现复苏。
一直到现在,NFT 一度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项目,因此也有了“万物皆可NFT”、“人人都能成为收藏家”此类说法。
NFT可以是任何数字化的东西:声音、图像、一段文字、一件游戏里的道具等等。尽管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数字艺术,但是充满着更多可能性,比如一个 12 岁的男孩最近以 8 位蓝鲸的库存照片为灵感,出售了一个NFT 系列,赚了超过 160,000 美元。
但NFT的真正价值,是那些被赋予了“独特性”,进而产生“艺术性”与“交易价值”的事物。
绘画等传统艺术作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数字文件可以轻松无休地复制。
通过 NFT,艺术品可以被“标记化”,相当于创建了一份可以买卖的数字所有权证书。与加密货币一样,NFT也存储在区块链的共享分类账本上并被记录。
数字艺术是 NFT 的早期用例,因为区块链技术能够确保NFT的唯一签名和所有权。对于 NFT 艺术,这意味着艺术品的所有权——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段视频还是其他东西——被上传到区块链,在那里它可以被跟踪、转移、买卖。
也因此,各类艺术家、明星都开始热衷于发行属于自己的NFT,而粉丝也是这些NFT的买单者。
当然,如何避免那些没有价值的 NFT 艺术品?这里有几个小建议:大家一定要购买已经具有一定强共识和价值的项目,远离炒作过度的 NFT 艺术项目;此外就是要购买自己喜欢的NFT作品,不要人云亦云,购买一些没有价值却也不喜欢的NFT。
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前沿的角落。
目前火热的NFT,其安全事件依然时有发生。
比如今年 3 月,攻击者入侵了多个 Nifty Gateway NFT 用户帐户,攻击者能从用户帐户中转移先前购买的 NFT,也能够使用用户存档的支付卡购买新的 NFT 后再进行转移,给大量用户造成损失。
在此,成都链安提醒各大项目方一定要注意智能合约源代码中的问题和漏洞,有必要的话可以交给专业的安全公司审计。
现在,我们又发现 NFT 生态系统似乎遇到了加密货币行业的又一个常见难题——诈骗。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哪里有利益,骗子就会去哪里。我们总结了几点有关NFT的诈骗手段,大家需要提高警惕。
1.伪造的NFT商店(钓鱼网站)
骗子复制当红NFT零售网站,这些网站看起来与原始网站完全一样,这类网站会获取用户的账号和银行卡信息,进而形成诈骗。当然,还有一些所谓的NFT商店,就是一个空壳,他们在商店中向用户出售根本不存在的产品。
2.假冒艺术家发售NFT
有些项目方因为没有得到艺术家或者明星的授权,比如名画或者歌曲,他们就假冒艺术家,伪造假的NFT,用户需要谨慎购买或出价,因为没有授权的NFT,其实也没有收藏价值,是不被认可的。
3.社交媒体骗局:
诈骗分子在加密社区或者社交媒体推特、Telegram、微信群、QQ群等实施诈骗行为,比如他们会假扮客服,或者通过回答你的问题来获取信任,最后再来套路你。
4.赠品/空投
虚假NFT就是冒牌,假限量真增发。由于NFT的内容载体是公开的,伪造基本是没有成本的,导致造假者不断。
NFT 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粉丝收割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当然,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也有一些争议,比如天价NFT是否是炒作还是泡沫,大家依然在争论。但是可以知道的是,目前当红的NFT,正在创造更多的记录。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