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个月之前还非常火爆的LSD赛道现在很少有人提及了,行业的注意力都跑到了BRC-20,但我们绝不能说LSD赛道就此凉了,它依旧是目前比较明确的能在下一轮牛市中必然爆发的赛道(另一个也非常明确会爆发的赛道是ZK)。
对于押注行业的人来说,这两条赛道在必然性上有本质的区别。
ZK赛道还没有出现清晰的技术路径,我们不知道未来ZK会以什么范式应用在区块链上,现在各种方案正在不断地提出与迭代,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但LSD赛道就不同了,往小了说至少可以参照各种成熟的POS公链的市场生态和逻辑,往大了说直接参考非常成熟的传统固定收益市场就可以了。
以下的观点大部分是一个月前听了WEB3场景实验室主办的网络研讨会《LSD,千亿级流动性蓄水池?——详解LSD生态、赛道、机会》之后得来的,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篇听后感。
1.LSD赛道必然爆发
之所以敢这么明确地断言,最基础的判断是因为已知的POS公链的质押率普遍在50%-80%,而以太坊此刻的质押率是14.92%。
即使你对以太坊再悲观,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以太坊的质押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那么以太坊的价格必然上涨。
当然,在当下的宏观周期内,短时间内不会有增量资金入场,反而会随着加息继续流失,这会抵消质押率上升带来的上涨,甚至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2.LSD赛道最显而易见的机会是staking协议
以太坊的staking年化基本是5%左右,这对于长期持有者们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长期持有者也分很多种类型,机构、巨鲸、散户、项目方国库等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体量和现金流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staking。
机构和巨鲸更愿意自己搭建节点,虽然麻烦,但足够安全。
散户目前的最优选是Lido,不仅32个以下的ETH可以参与,而且还会有映射的stETH,这就释放了原本要被锁住的ETH的流动性,可以说「质押了,但又没有完全质押」。
其实还有介于二者之间长期持有者,那就是有钱但懒得自建节点,而Ebunker则瞄准的是这个细分市场,它有一个让大客户无法拒绝的理由——非托管。也就是说,客户依旧100%拥有自己ETH的控制权,Ebunker只提供节点、运维和托管服务。
3.真正的机会在DeFi
现在以太坊上的DeFi协议普遍以ETH为基础,但在5%的收益率的吸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staking。
所以不难预见,未来会有各类stETH流通,它们会成为以太坊DeFi生态的主流资产,并且也会催生不少再质押协议,甚至也不难预测未来会发生像curve战争那样的「stETH战争」。
当然,以上这些都还是非常初级的金融玩法,你可以理解为80年代的乡镇企业家们凭借本能创办的企业,我们要相信外部世界已经成熟的金融玩法一定会加速DeFi生态的演化。
所以会冒出哪些金融玩法?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宏大的议题(感觉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不过由于ETH事实上扮演着以太坊生态的美债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从传统的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来寻找一些线索。
1.会造富一波发行人与承销商
各类stETH以及基于stETH再质押的代币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一定也会有新一波Luna那样承诺超高收益的代币出现,并真的短时间内吸金。
而超高收益要么基于杠杆,要么基于空气币,总之泡沫终会破灭,尽管这是非常朴素的市场道理,但不妨碍下一轮牛市到来时,短暂崛起一波新的再质押协议的发行方。
DeFi世界的承销商的角色就由专门撸空投、打新的KOL以及媒体们来承接了。
2.会有更复杂的分割与组合
其实传统的固定收益市场已经有大量眼花缭乱的现成玩法可供借鉴,总之就是把不同周期、面值、风险、类型的资产进行万花筒式的组合再售出。
虽然这种方式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不过它毕竟释放了流动性,无论人们多厌恶它,都不阻挡它的发展。何况DeFi世界的透明性更高,顶多是下一个Luna,总体来说风险可控(是山体滑坡,而不是海啸)。
3.DeFi市场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各类stETH以及基于stETH再质押的代币的成熟,会催生整个DeFi市场对固定收益的接受度。
现阶段DeFi主要以交易为主,而传统金融市场中占据相当份额的固定收益产品占比很小。
其实瓶颈不在用户,用户已经在GMX上充分显露了对稳定收益的浓厚兴趣,而是项目方还没有转变过来。
所以目前融资渠道还是以出售证券型代币为主,债券市场基本没有开发出来。Solv Protocol虽然在上一轮牛市中就在做债券市场,但反响不大,下一轮这种针对项目方的债券发行及交易平台有很大机会。
另外,还会有更复杂的玩法出现——通过对冲手段来实现相对固定收益的产品。这个目前还没有被广泛采纳,只有一些可以对冲stToken的协议分布在POS公链上,更复杂的对冲产品会是下一轮牛市的机会。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