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BTC突然下跌,来到82k附近。加密市场一片凄凄惨惨戚戚。这个三月BTC已经踩过10个月均线78.5k,现在似乎是拉开架势要再次测试。通常而言,牛市期间是不会踩破10个月均线的。如果踩破了,那就往往是转熊了。
当然,比BTC惨烈百倍的是ETH(以太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个月二月份ETH收盘2222刀,别说跌破10个月均线3k了,就连30个月均线2.3k都跌破了。三月以来继续下跌,至今已经回到1850刀,更是在30个月均线下方深不见底。
要知道,ETH上次跌破30个月均线还是2022年6月份,加密市场正式从技术上确认进入熊市的时候。之后ETH一直在30个月均线之下运行,直到2023年12月份才向上冲破均线阻力,重返牛市。
从2022年6月到2023年12月,整整一年半的时光逝去。
现在,ETH再次回到1850刀。这个高度,最早在2021年2月份就已经达到。从那时起,春去秋来,一晃已是四载光阴。期间,ETH最高超过4500刀。远远望去,它好像一直在1000多刀到4000多刀之间横盘震荡,仿佛活成了一个稳定币。
教链依稀记得,在2021年年底加仓4000刀的ETH时,耳边响起的是某行业大咖唱多ETH一万刀起步、三万刀不是顶的声音。教链其实挺“保守”的,准备说等1万刀就减仓。
下场就是等了3年,确实等到了“1字头”的ETH,只不过不是1万多刀,而是1千多刀。
想来市场也不是没给过机会。2021年底ETH突破4500的时候,教链当时拿ETH去做LP的,全都自动卖成USDT了。结果不开眼的是,等ETH跌回4000刀,就急不可耐地又把这些USDT全都换成了ETH——4000刀的ETH。
即便如此,市场也不是没给教链“解套”的机会。
2024年3月份和2024年12月份,ETH都曾经短暂地达到过4000刀附近。不过教链拒绝“韭菜三宝”之“回本止盈”,决定继续拿住、拿稳。只可惜,ETH并不能让拿稳变成稳拿(winner)。
有趣的是,从2020年至今,教链陆陆续续写过很多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刘教链”公众号搜索查证,从以太坊的“自限性”问题,到对EIP-1559燃烧模型的质疑,以及以太坊PoW转PoS后对PoS的种种疑虑,基本上都是持怀疑和担忧的态度,以至于当年的评论区都是被ETH拥趸的激烈批评所充斥。
但是教链却在行动上对ETH做了多,长期持有ETH仓位。
这显然不是知行合一。这是故意反着做。苦笑之余,教链找了个自我宽慰的说法,叫做“认知对冲”。
所谓认知对冲,就是行动和认知反着来。这样,如果ETH大涨,那么认知错了,但是仓位赚了。如果ETH没有大涨甚至跌了,那么仓位亏了,但是认知得到了验证。反正怎么都不亏。这就是对冲。
不过从金钱主义的角度讲,仓位亏了就是亏了。安慰自己的方法其实是“交了学费”。
感谢“好老师”、以太坊创始人、以太坊基金会实际掌控者Vitalik Buterin。
有人还在心存残念,声称以太坊即将迎来重大转折。
其实以太坊的重大转折已经发生过了。就是它抛弃PoW,转向PoS的那一刻。
这时候就要再再一次拿出来2024.8.27文章《以太坊的人生困局》中的经典插图了:
去年的这幅图唯一需要更新的,就是ETH/BTC从当时图中的0.04已经近乎再次腰斩,跌到了0.022。
0.022是什么水平?近乎201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位。期间只有2019年9月份左右跌到过局部低位0.016。而最高2018年初曾经创下过0.122的历史高点。今天的0.022,比这一高点跌去了82%。
这意味着,当年没有趁高把ETH换成BTC,今天相当于损失了80%的BTC。
当年价值10枚BTC的ETH仓位,坚持拿住,穿越牛熊,拿到今天,只值1.8枚BTC了。
为什么一个PoW转PoS就能对价值造成如此毁灭性的打击?教链不知道对此Vitalik Buterin同学有没有预料到。
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可能有无花八门的。但教链感觉一个可能的关键原因就是PoS节点对币价根本就没有托底支撑作用。
当初PoW转PoS,有无数人为PoS辩解,说什么PoS要质押代币,因此有资金成本,这和PoW支付算力成本是一样的。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想,感受一下,就很不一样。
PoW挖矿生产出来的代币,比如BTC,是有实打实的物理生产成本的。当矿机回本之后,其实就是运营性开支,包括电费、水费、场地等费用,主要是电费。
关键是有了这个成本,加上BTC不腐坏的特性,当价格击穿挖矿成本线时,矿工就倾向于持币等待更好的价格,而不是急于抛售挖矿所得,从而紧缩了供应,支撑了价格。
而PoS就是存币生息。质押者会觉得质押所得是白得的,从而倾向于抛售。就像你把钱拿去理财,赚到了利润,拿利润去消费的时候,就会更加敢于消费。
也许这才是ETH跌起来深不见底的原因之一吧?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