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韩国、马来西亚、印尼加密货币监管政策展望

2025-11-12 11:41 来源:吴说Real 阅读:45
本文内容来自 Finternet 2025 亚洲数字金融峰会上的圆桌讨论 “亚洲加密前沿:平衡监管与合规增长之道”,主持人为 Stratford Finance 董事总经理关蕙(Angelina Kw

本文内容来自 Finternet 2025 亚洲数字金融峰会上的圆桌讨论 “亚洲加密前沿:平衡监管与合规增长之道”,主持人为 Stratford Finance 董事总经理关蕙(Angelina Kwan),嘉宾为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数字金融资产与加密资产监管主任 Wong Huei Ching、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监管局数字金融资产与加密资产监管总监 Uli Agustina 及 韩国Kintsugi Technologies 首席商业官 Harry Kim。

亚洲监管走在前沿,推动加密市场规范发展

关蕙:我刚从韩国区块链周回来,那里的热情令人震撼。与会期间,韩国证券交易所也在被各方敦促尽快推出 ETPs(交易所交易产品),大家都说“香港已经领先了”,让他们压力很大。现在韩国有了新总统,并迅速推动《数字资产基本法》(DABA),我们看到相关法规正在逐步形成。Harry,你能谈谈韩国当前的监管进展,以及香港如何可能参与其中吗?

Harry:韩国确实拥有非常活跃的加密零售市场,新总统将数字资产纳入国家级数字金融创新计划。我们也在推动对“数字资产”的重新法律定义,原称“虚拟资产”,现正转向“数字资产”,以更清晰地规范和监管。

目前监管正进入第二阶段,除了交易所,还将涵盖托管、稳定币、顾问、营销等多方参与者。虽然法规尚未正式通过,但方向已经明确,即建立更全面、细致的监管体系,以保障用户利益并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

在韩国,推动或修订新法律通常需要较长周期:先是一年左右的审查期,之后还要试行一年,最后才会正式实施。所以整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关蕙:那也意味着香港还有时间继续保持领先,这是一件好事。对于希望从香港拓展到韩国的朋友来说,现在或许正是机会窗口。

不过我认为韩国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香港已经有持牌交易所,能支持产品结构的拆分和 ETPs 的推出,这方面我们已经遥遥领先。如果韩国现在要上线 ETPs,他们还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支持体系。

我们在韩国与几位嘉宾交流时,也判断韩国交易所(KRX)很可能会在一年内上线 ETPs。我相信韩国监管机构这次会加快步伐,我们不能松懈。

马来西亚自 2019 年以来的加密监管演进

关蕙:Wong 博士,能否介绍一下马来西亚近期在监管机制方面的新进展?

Wong:马来西亚早在 2019 年就将加密资产纳入证券监管体系,过去五六年我们对本地注册的交易所有了充分了解,也建立了信心。因此我们在今年对市场进行了阶段性评估,发现加密资产已逐渐成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同时市场对更复杂产品的需求也在上升。

我们据此决定升级监管指引,预计将在明年初发布。新规将赋予交易所更多自主权,不再由监管机构“保姆式”介入。交易所可根据自身治理机制,自主决定上架代币产品。

当然,放权意味着更高的责任。我们要求交易所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加强内部控制,包括钱包托管安排、资本要求等。总体目标是推动市场机构化,吸引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入场,增强加密资产在银行体系中的信誉。

为此,我们已与中央银行联合召开会议,让传统银行与加密平台的合规团队深入对话,解决信任与理解之间的隔阂。

目前,马来西亚已有 21 家机构活跃于加密生态,涵盖加密基金、衍生品、交易平台及即将上线的经纪服务。我们也允许本地券商对接全球流动性池,为客户提供更优价格。

另一个重点是资产代币化。我们希望将加密市场的优势引入传统资本市场,因此正在制定相关监管指引,明确发行人及中介责任,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去年业界对这个话题几乎无感,但今年反应热烈,连央行也发布了讨论文件,显示出强烈共识。

在这方面,我们设立了沙盒机制,推动从资产代币化到支付结算的全流程试点,进一步探索创新金融应用。

关蕙:虽然这可能不完全属于你的监管职责,但我想了解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稳定币方面的动向。稳定币现在是市场的热门话题,尤其在资产代币化中,它们可能会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你们是否正与央行合作制定稳定币监管框架?另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尚未获牌的稳定币产品,这既是风险也是支付机会。你怎么看马来西亚的情况?

Wong:我们与央行以及其他监管机构就稳定币进行了广泛讨论。整体来看,央行是支持稳定币发展的,尤其是以马来西亚林吉特(MYR)作为锚定资产的稳定币。

几个月前,央行已启动沙盒机制,欢迎企业提交实际应用案例,在其中测试 MYR 支持的稳定币。我也一直鼓励资本市场和加密领域的参与者积极探索这个方向。

我们认为,如果能证明 MYR 稳定币具备真实市场需求,那未来推动其他外币稳定币的讨论会更顺利。归根结底,关键在于 — — 是否有实际用途。

印度尼西亚监管体系改革:加密资产监管转移至 OJK

关蕙:印尼的数字资产市场已经快速成长,生态非常活跃。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印尼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你们在推动加密行业合规发展方面的一些核心监管策略?

Uli:这些进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印尼近期的金融稳定改革,加密资产已被正式归类为金融资产。我们也正处在关键的监管权转移期 — — 将原先由贸易部监管的加密交易所和相关生态,移交至 OJK 统一监管,使加密业务与其他金融服务并列监管。

我们专注于构建一个稳定且合规的市场环境,强化风险治理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印尼的生态系统有其本地特色:我们设有一个监管委员会、分类系统以及清算机构,负责加密交易的清算与结算。

我们推动银行体系与加密交易的融合,例如所有交易都必须通过银行进行。同时设立了官方托管机构,要求 70% 的用户资产或钱包托管于此,以保障资产安全。虽并非所有平台一开始都能符合,但我们正推动他们逐步达标,增强市场信任。

我们还发布了一系列新法规,目的在于让加密资产不仅仅是投机工具,而是真正参与到国家数字经济中。比如在沙盒中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爪哇乳牛养殖数据,为原本无法贷款的养殖户建立信用,从而获得融资。这类项目已与银行接轨,推动他们从“不可贷”转向“可贷”。

我们也在推动房地产、游戏、IP 等资产的代币化项目,预计这些创新会陆续落地。作为监管方,我们严格审查平台的资本和治理结构,期待他们未来不仅参与二级市场交易,还能在 ICO 或 IPO 中发挥作用。

关蕙:在监管这些公司时,你们是否遇到过什么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Uli:当然有,尤其是在网络安全方面。曾发生过一些重大事件,暴露出基础设施的薄弱。为此,我们联合多部门协作,不只是 OJK 独立行动。我们投入资源进行教育和能力建设,并与印尼大学合作,培养区块链工程技术人才。

在制度方面,我们将网络安全纳入整体监管架构,制定了应急响应机制。与央行合作,对涉及银行与支付网关的交易进行联合审查和稽核,确保系统无漏洞。一旦发生安全事件,也能快速响应,降低影响。

永续合约与 ETP:合规交易所加速入局

关蕙:现在我们看到一个明显趋势,各国传统金融正在积极布局加密资产领域。我刚参加了一个会议,东南亚某家持牌交易所的负责人宣布将推出永续合约(Perps),即在合规交易所上架的数字资产期货合约。

不仅是监管层在推进,传统交易所也开始快速入局。比如韩国交易所(KRX)近期就举办了一场持续五六小时的会议,专门探讨未来如何在传统交易所推出 ETPs(交易所交易产品)。这表明监管机构和市场力量正加速汇合,推动加密市场向合规、制度化方向迈进。

Harry,韩国有很强的文化资产,比如 BlackPink 等偶像团体。KRX 现在想将这些文化 IP 代币化。你怎么看这个趋势?印尼和马来西亚在文化资产代币化上有相关探索吗?

Harry:是的,韩国正在开放代币化市场,但目前法律基础尚不完善。首先是税收问题 — — 目前韩国还没有明确的税务框架,缺乏对加密资产交易和管理的规范。如果连怎么征税都不清楚,企业很难安心开展业务。

关蕙:香港没有这方面的税。

Harry:可惜韩国很快就要开始征税了,预计税率为 20% 到 25%,最快明年实施。税务清晰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第一步,明确个人和企业在加密资产上的纳税义务。

第二步是立法。目前《数字资产基础法》(Basic Act)正在审议中,其中包括托管机制的规定。托管和钱包安全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目前交易所监管框架已经完成,待这些法律落地后,KRX 就可以正式启动更大规模的代币化项目。

马来西亚 2026 展望:推动更多代币化产品与大型机构入场

关蕙:请分享你对 2026 年的预期,最希望在本国市场完成或推动哪些发展?

Wong:我预期短中期内会有更多产品落地,不仅限于交易所上架的代币。我们收到不少传统金融机构的积极反馈,包括券商和基金经理,他们正在积极筹备代币化或加密相关产品的发行,这是我们明年非常期待的方向。

我们也预期将有更多大型机构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目前已有几家主动接洽。此外,在资产代币化方面,我们与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Khazanah 合作,推动其债券代币化项目,预计明年上线。同时也在洽谈一些公私合营项目,虽然目前仍处于对话阶段,但进展乐观。

关蕙:你们还是亚洲第一个发放合规托管牌照的国家,这点很领先。

Wong:是的,我们确实建立了数字资产托管人的监管制度,目前已发出三张牌照。同时也正与本地银行合作,推动其进入托管业务领域。整体反馈非常积极,许多银行已在制定相关计划。我们相信托管服务将进一步支撑马来西亚加密和代币化市场的发展。

印尼 2026 展望:衍生品监管改革与创新沙盒加速落地

关蕙:明年印尼有哪些重点规划?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什么新目标?

Uli:我们计划在 2026 年全面提升交易所的运营水平,预计将出台新的监管要求,重点加强交易所的风险治理与投资者保护机制,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明年也会进一步推动衍生品交易的监管框架。目前这部分原由商品交易机构负责监管,我们希望将其纳入与加密资产一致的统一平台和监管体系,实现整合管理。

创新方面,我们将在监管沙盒机制下加快落地多个项目,已有若干项目进入评估阶段,预计明年正式推出。包括房地产、黄金、政府债券的代币化等,都是我们重点推动的方向。

我们的整体目标是将数字经济打造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也将进一步强化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衔接,包括银行、支付网关、托管机构等关键环节。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代币发行(ICO)项目进入市场。

在基础制度方面,我们将加强金融报告和评估能力。目前已发布一份关于加密资产会计处理的通报,未来希望逐步对齐国际会计准则。

最后,在反洗钱方面,我们计划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防范监管套利,特别是在钱包被盗或资金跨境转移时,建立更有效的区域联动机制,提升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快速应对能力。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点击阅读全文